产品经理日常-35岁的产品经理在干什么?

互联网人灵魂拷问

35岁的产品经理在干什么?互联网行业时间不长,但是里面千万的大头兵,大家用青春在谱写科技和互联网的历史。但是35岁的互联网人,体力、精力、学习能力,可能开始走下坡路了,何去何从,成为这个年龄阶段所有岗位都在思考的问题。

今和leader面试一个38岁左右的传统头部家电零售企业做算法总监的老哥。带算法和偏策略的产品团队,可以看到他在这个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是足够的,但从他的身上真的看到的东西,也开始映射到自己身上,让你不得不思考。当一个业务方向萎缩、调整,即便你身居看起来的高位,但也抵不住时代变化,互联网这个快速变化行业的现状,业务收缩,你就不得不找工作。

最心酸的是,leader说了一句,哎,老哥,就是年龄有点大了。这就是互联网的现实,除了能力,很可能很多公司占据较好职位的,是机遇带来的年轻人。

所谓的出路是什么

  1. P8 P9 P10之路。我的直观感觉是,如果35岁前后,能够做到P8职级,算是能继续混头部大厂圈,但如果做不到P8,P7及以下依然都是大头兵的存在,在美团、阿里、百度、腾讯,我们可以看到很多L8、P7、P6+、9级的30岁+互联网人,他们在努力成长,希望能走到那个职级晋升,但这毕竟是难的。如果做不到P8,继续做大头兵,等来的就是业务变化带来的人员调整,裁员、优化、业务收缩。
  2. 离互联网中心远一点。因此更多的互联网人,可能尝试去找寻一些其他的出路,记得一篇文章写到,采访了一些大厂呆的久的人,有的选择降为打击,去二线公司或者其他创业公司做总监带团队,当然创业公司也是打工。有的选择银行、国企、退居二三线城市等,去寻找那个时薪其实不一定低,但不那么卷的生活。

原文链接:互联网不需要中年人:那些35岁离开BAT的人都去哪了?

  1. 自主创业。找到一个自己可以持续稳定获得收入的方式,持之以恒。这一条可以聊的非常多,最大的感触是前几天和一个前同事聊天,他从15-16年左右开始创业,对外人看来充满了那么多不确定性的情况,他坚持了,21年的时候聊,他经历了年销售额从几百万到3000万的阶段,当然受疫情影响,但是人终归是走出来了。关于自主创业,这里可以聊的空间比较多,下次单独拿出来聊。

吐槽微信
在行 人的延伸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